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工业强省战略,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企业技术创新由“十一五”末的“五个60%以上”提升到“十二五”末的“五个70%以上”,即全省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费用、研发项目和研发成果已分别占全社会总数的70.6%、73%、71.9%、75.3%和72%。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和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1.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到2015年末,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88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3家,居全国领先地位。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95家,涵盖制造业、建筑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三个类别。杭州、宁波、温州等11个市积极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龙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的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2.企业创新投入逐年增加
2015年浙江省全社会R&D经费投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3%,“十二五”年均增速28%,高于全省R&D经费年均25%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从2011年的479.91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768.15亿元,年均增长19.5%。2015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50.8亿元,与2010年相比,五年年均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1.4%。
3.企业创新平台加速集聚
“十二五”期间,我省构建了一批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基地、区域创新平台、产业技术联盟,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2位。同时,在纯电动汽车、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了184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围绕产业链,以核心企业为依托,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在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培育了81家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并形成了项目联合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种模式的创新平台。
4.开放式创新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产学研创新联盟组织化发展,企业开放式创新形式日趋多样化,国际创新资源整合取得快速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吸引了国内外高校院所与浙江企业新建一批校企联盟。如万向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与浙江大学等多家知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前瞻性研究;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现有1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20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不含宁波地区)。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中葡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中心、中意纺织及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引进海外创新资源共建的创新载体,葡萄牙Biocant技术转化园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签订了合作构建“生物医用材料和技术创新平台”、“吸附分离材料与技术创新平台”的协议,浙江省内龙头企业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取得快速发展。
5.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企业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共1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420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94.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9万项,知识产权综合效能全面提升。“十二五”末,全省专利申请总量达到30.7万件,专利授权总量为23.5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8万件,发明专利授权2.33万件,分别为“十一五”期末的2.54倍、2.05倍、3.75倍和4.08倍。浙江省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和专利实力均走在全国前列,成为知识产权国家试点示范省。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21555亿元,增长13.8%;新产品产值率32.2%,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二)发展趋势
1.创新全球化
创新全球化使各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增强。近年来,各国加大研发投入、纷纷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靠跨国技术合作、依托国际化生产,实现对外贸易和服务,加速资本跨境流动和技术创新。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推动技术、知识、信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在全球配置,全球创新中心呈现多极化态势,亚洲日益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区。跨国公司主导的研发产业蓬勃发展,脑机智能一体化、大数据等推动创新组织模式日益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研发外包日益成为研发全球化的重要形式,加强与东道国本土机构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策略的重要取向。借助于创新全球化,我省企业与主要国家经济科技联系更加密切,与欧美发达国家科技合作的主动性明显提升,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发开放有了新的空间。
2.创新网络化
创新网络化实现技术创新跨界的协同迈进,推动技术创新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空间演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不断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企业技术创新呈现网络化趋势。创新网络化实现创新资源内外部整合,传播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创新思想交流,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类文明进步。我省企业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型战略,深度参与全球治理、跨地区技术合作等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不仅催生新兴产业,相关配套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各国技术创新竞争焦点,产业转移和跨国技术联盟成为强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联合开发和协同合作更加普遍。
3.创新智慧化
创新智慧化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使能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高度智慧化的基础环境,完成企业人力、财力、物资、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SNS、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会工具应用构成了无缝对接的信息交流工具,实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完成企业形态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基础研究的开展,实现了制造业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改变了制造业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创新模式。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等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技术创新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培育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育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企业主导,产业带动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受益主体,全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转方式、调结构”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驱动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2.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发挥相关科技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的引导作用,以技术创新政策为支撑,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整体推进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3.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合作
把自主创新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创新的高地,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推动技术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育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初步建成,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提供重要支撑。
1.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十三五”期间,围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浙江省工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特色小镇建设等发展重点新认定15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到2020年,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家,加大对评价不合格省级技术中心的淘汰力度,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保持在1000家左右;力争新培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0家;全省重点骨干企业技术中心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型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结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在重点行业领域里建立10-20家行业技术中心。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建设10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2.企业创新投入
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力争突破1000亿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中心依托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总收入比重达5%以上。
3.企业开放创新
积极推动企业融入“长江经济带”,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部沿海节点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我省企业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研究及创新载体和基地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国际创新要素双向互动机制。
4.技术创新成果
到2020年,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拥有量平稳增长,结构明显优化,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进入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和全球知名品牌前列的企业数明显增加。到2020年,完成新产品备案12000项,鉴定新产品4000项。
三、战略重点
(一)新一代信息网络
建设现代通信产业和信息机电集群,打造全球数字安防中心;建设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和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基地,发展量子通信、新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及高端芯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工业软件,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1.量子通信
研究使量子网络接入系统可以兼容各种已有的通信终端设备、量子加密与经典加密融合技术、研制兼容经典通信协议和支持多种业务接入的高端量子网关设备,实现量子通信加密技术与经典通信安全技术的融合。研究综合接入量子安全网关技术,实现量子通信网络对于商用终端业务控制信令的透传,具有商业应用终端即时接入的功能,提供通信接入网络服务。依托沪杭量子商用干线和连接“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建设,推动量子通信在政务、金融、电力、商务等领域的应用。
2.新一代集成电路及高端芯片
重点研究解决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自主指令集技术、超低功耗与极低功耗设计技术、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建模设计与流片封装技术等重大科学问题;重点攻关新一代安防监控等核心SoC、信息安全芯片、SSD控制器芯片、磁电子自旋存储芯片等设计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智慧电子产品SoC芯片、MEMS芯片、传感器芯片和声波器件、纳米结构滤波器件等大规模推广应用。
3.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突破大数据存储、海量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用户画像、个性化定制、特定领域模型、云服务管理和协同调控、服务模式计算、终端服务技术等技术。研制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基础支撑平台、云服务开发、管理、协同与市场化的基础支撑平台;开发行业大数据及云服务平台应用软件,构建大数据的标准、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研制面向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加大科研院所和企业项目合作力度,开展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研究,突破一批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鼓励和支持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支持关键软硬件发开、产品和系统集成设计,加快开发核心芯片、传感器、DSP、显示屏等关键器件,支持通用处理平台建设,发挥虚拟现实的融合、支撑作用,推动相关行业实现跨越式提升。
4.物联网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感知、网络传输及智能分析处理、系统集成关键软硬件研发,努力突破传感器及芯片技术、物联网标识、传输、感知数据与知识表达、跨平台和能力开放处理、开放式公共数据服务应用等关键技术。打造以杭州为核心,宁波、温州、嘉兴等重点城市为支撑,其他城市推进特色领域发展的“一核三区多点”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完善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应用、示范推广等相衔接的物联网产业链体系,着力打造并基本建成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
(二)新材料
大力发展石墨烯应用及高性能产品、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新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材料基因组技术,着力提升高性能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的技术水平。
1.石墨烯应用及高性能产品
开发石墨烯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石墨烯铅炭超级电池、石墨烯纤维及防弹材料、海洋工程重防腐涂料、高通量石墨烯水净化/海水淡化材料、石墨烯导热塑料/硅胶材料、石墨烯导电油墨、3D打印石墨烯材料、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新材料、石墨烯柔性显示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等相关产品,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及在电子信息、海工装备、军工装备、环保等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2.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开展化学或生物发酵法制备刚性高分子单体研究,解决催化剂或生物酶选择性、催化活性、单体高效分离纯化、废弃物环保处理等关键问题。研究含有生物基刚性单体的聚合与改性技术,揭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可控合成等多层次多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研发掺碘钛基骨科抗菌植入体生物材料、二氧化钛薄膜生物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和生物基助剂,实现生物基热固性树脂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以及复合材料中的规模化应用。研发可降解和吸收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开展农业秸秆转化工业原材料的绿色技术研发。
3.材料基因组
开展高通量材料计算设计、高通量与智能化材料制备和表征等材料基因组方法关键技术研发,开发2—3种高通量材料制备和表征技术及相关数据库,以及具有国际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仪器设备,在能源材料、化学新药创制、高性能催化材料与表面强化薄膜材料等领域实现应用。
4.高性能功能材料
研发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软磁复合材料,开发磁性材料用耐高温粘结剂,保持我省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研究海洋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核心配套材料、海洋工程专用防腐蚀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等表面多功能防护涂层材料、特种氟/硅类高性能防腐涂料等关键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技术,提升我省海洋工程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碳基复合材料以及功能和智能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5.传感、探测和显示材料
重点研发柔性压电与介电复合材料、半导体传感材料、光敏材料、导电油墨与合金、柔性显示材料、机敏混凝土、深海压力传感陶瓷和生物传感等先进传感材料,实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半导体传感器、智能柔性传感器、重大建设工程安全与预警传感器、环境监测观测和柔性显示器等材料及其器件产业化和应用示范。
(三)智能绿色高端装备制造
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测控部件、3D打印控制部件、新型激光发生器与应用、智能农业装备,提高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
1.智能机器人及核心功能部件
攻克机器人结构/驱动/感知/控制一体化协同设计、高性能运动控制、参数辨识标定及误差补偿、基于外部感知的智能作业技术、机器人协同作业与调度等核心技术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及系统应用工艺等产业瓶颈技术为重点,提升工业机器人性能,实现制造业行业高端应用和新兴行业拓展应用。开发多轴关节式、并联工业机器人及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器及软件等核心功能部件,针对高危行业和恶劣工况开展焊接、抛光等特种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工业化应用。开展服务机器人的机械系统、驱动及执行系统、力传感系统、轨迹规划、机器视觉、控制系统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开发具备人机语言交互功能的多用途服务机器人和无人飞行器等,实现应用示范。
2.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测控部件
突破智能制造装备和关键智能测控部件的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新型传感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的研发以及在智能制造装备中的集成,提高智能制造领域的自主研发、设计、先进制造、标准制定、功能服务和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推进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立足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化工、医药、电力、建材、冶金、汽车、船舶、物流、农业等行业,围绕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端制造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
3.3D打印控制部件
开展金属基粉末材料、陶瓷粉末材料、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性能梯度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核心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展3D打印工艺与过程控制核心技术攻关,开发以工艺控制参数为内核的3D打印控制系统与软件,实现产业化嵌入应用和工业级3D打印机开发。开展3D打印精密化、智能化、通用化以及便捷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发生物3D打印机。推进3D打印技术与应用的协同发展,开展3D打印云制造平台开发,抢占个性化分布式3D打印制造先机。攻克3D打印材料制备、打印工艺与过程控制等重大关键技术。
4.新型激光发生器与应用
攻克激光加工艺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光束整形、激光合束、光纤耦合、激光器元器件封装与制造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重点开发高性能的半导体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碟片激光器等的新型激光器,实现产业化应用。围绕精细激光加工、微纳激光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开发基于新型激光器的激光切割、焊接、微孔化、表面强化、3D打印等新型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具备诊断、治疗和美容等功能的新型医疗激光设备,激光雷达、激光测绘、激光检测等新型激光测量设备,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推进我省激光产业应用制造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5.智能农业装备
研制开发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喷药、采收加工系统和装备。突破农业农情信息的快速获取与解析技术,创制新型农情信息检测技术与传感仪器,研究基信息高效融合与解析方法,农业物联网智能组网技术及农业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系统。研发复杂工况下基于北斗系统、自组网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定位导航系统与装置,目标视觉定位识别技术与系统,精准对靶施药/施肥与协同控制技术,开发智能变量喷施执行机构与系统装置。突破超低空农用航空飞行器及无人驾驶自动作业控制系统;无人机低空遥感信息获取与解析技术;飞行器与作业系统性能检测平台;面向我国农田植保作业的轻型无人机低空精准作业技术与喷施装备。形成植物高效智能化生产技术体系。
(四)清洁高效能源及环保技术
大力发展大功率潮流能发电关键技术、环保装备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加强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和建筑、交通领域的节能技术研发,快速提高我省高效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整体技术能力。
1.大功率潮流能发电关键
开展海洋潮流能发电及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兆瓦级大功率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并实施应用示范,解决我国东海、南海岛屿开发就地解决电力供应的难题,对拓展我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支撑。
2.可再生能源发电关键技术
攻克风电机组智能检测诊断和控制、运行维护全过程评估、风场资源评估和海上风电选址评估技术,推进我省风电产业发展。发展高性能光伏发电材料产业和太阳能光热技术,研发低能耗环保多晶硅生产工艺、薄膜、染料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分布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聚光装置、高温集热与储热装置、热动力转换设备和装置,推进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的综合利用。提升生物质燃烧发电和热电联产技术能效和清洁水平、研发生物质混烧技术、混烧比例在线监测技术、生物质沼气技术升级、生物质基天然气制备、生物质制油、纤维素乙醇和生物柴油、航油等生物质基液体燃料转化过程核心技术。
3.环境治理装备
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控、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装备,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重金属污染处理、新型高效膜分离等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工业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及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研发,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4.资源循环利用
开展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研究,推进重点行业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带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发展模式转变,支撑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开展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研究,对实现污染物源头控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开展余热、余能、余压利用技术和废气、废水、固废的循环利用技术,研制纺织印染、电力(热电)、造纸、非矿加工、环保等高能耗产业的节能技术与装备。
5.互联网+节能技术
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具有行业特色的节能技术信息服务系统、工业设备能效与运行状态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分布式新电源用能的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节能管理系统,运用能源管理智能终端,实现对用能设备精确控制,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节能、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五)绿色智能交通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动力电池、超大型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建设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中心,推动交通工具的绿色化和智能化。
1.新能源汽车与汽车动力电池开发
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和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开发高容量且电化学稳定的正极材料和高容量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更加安全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新型电解液技术,开发高熔点并涂覆陶瓷的隔膜,改进电池组结构及电池组热管理,标准化设计电池组模块,开发高能量密度和高性能快速充电的多元复合锂离子电池系统,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实现电池快速充电和长时间续航等方面的突破。
2.航空与智能绿色轨道交通装备
发展大型航空飞机部件制造技术、通用航空装备技术,突破航空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开展蜂窝复合材料加工装备、数字化柔性飞机装配系统等制造装备攻关。面向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的智能绿色化方向,重点攻克轨道交通列车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突破新型绿色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成型部件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新型材料在车辆顶篷、车厢和地板等部件中的应用;攻关运用于轨道交通列车车载爆炸品、毒品安防检测和地铁站点等公共区域安检的装备,实现产业化应用。
3.超大型船舶设计与制造
突破超大型船舶关键结构柔性设计技术、结构疲劳节点设计优化与制造加工技术、大厚度高强度钢板中温水冷与水工技术、分段建造高精度控制技术、无余量搭载技术以及总段完整性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与建造万箱级集装箱船、7800车汽车滚装船、25万吨级矿砂船等超大型船舶,填补我省超大型船舶的设计空白,全面提升我省超大型船舶建造的精度控制技术水平。
(六)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新品种选育、安全生态“三药”创制、健康营养食品制造与安全、渔场修复与海洋蓝色粮仓建设技术、工厂化养蚕技术、特色景观花木养育关键技术、现代木材加工技术。
1.农业新品种选育
继续开展粮食、畜禽、林木、蔬菜、果品、水产、茶叶、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与优异育种材料研究,创制一批生物育种新种质、新材料;开展现代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解决育种技术瓶颈,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开展新品种选育攻关研究,育成一批高产、优质、多抗、低耗或广适性、专用性、适合机械化作业新品种;开展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建立种子种苗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和繁育基地。
2.安全生态“三药”创制
研究药用生物资源及活性产物的发展与利用技术,基于生物组学的靶标发现技术、农业药物制备技术和农业药物靶向传输与精准控释技术,研制新型的低毒高效生态化“三药”和生物菌种、制剂等。
3.健康营养食品制造与安全
开展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保鲜和加工技术、食品感官指标的提升工艺技术、微生物营养强化剂和食品酶学加工技术等新型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安全、高质健康食品,培育高端食品产业。研发智能化食品制造装备、基于生物技术的农产品及食品品质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突破品质劣变与物流损耗控制、包装设计与包装材料、物流过程的信息化监控、配送与销售管理的智能化系统、物流产品的动态质量追溯技术创新技术与相关装备的研究和应用。
4.渔场修复与海洋蓝色粮仓
突破设施装备、良种创制、岛礁渔业、健康养殖、循环水养殖、生境修复以及绿色加工等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重大产品,形成产业链完整的“蓝色粮仓”产业集群,培育和集聚“蓝色粮仓”创新、创业核心团队,建成若干重大粮仓并进入国家“海洋蓝色粮仓”专项。
5.工厂化养蚕
培育适合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的专用蚕品种。开展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研制,以及加工工艺研究,开发出适合工厂化养蚕的低成本人工饲料。开展机械化饲养器具以及省工作业配套技术的研发,建立起适于工厂化养蚕的省工、高密度蚕茧生产方式。
6.特色景观花木养育关键技术
围绕“两美浙江”建设的要求,开展特色景观花卉和林木栽培技术研究。开展工厂化育苗、大苗移栽等机械化、省力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创意园艺景观技术开发。
7.现代木材加工
开展木(竹)基复合材料制造、竹木家具连续生产、竹木基建筑建材应用产品开发、木材工业节能降耗与生产安全控制、红木高效利用和快速精准鉴别等关键技术攻关。
(七)生物医药与精准医疗
大力发展重大、高发疾病精准医疗技术、新药创制技术、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智慧医疗技术等,显著提升生物医药与精准医疗自主创新能力。
1.新药创制
研究开发结构新颖、机制明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小分子创新药物;通过肿瘤免疫治疗新靶标的发现,构建和研发全新结构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开展临床疗效确切的创新中药研发和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开展绿色合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的研发。
2.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
研发高端CT、MRI和PET-CT、PET-MRI以及低剂量X射线成像核心关键部件及系统;开发高清、三维、柔性、复合内窥镜系统,提升内窥镜产业水平;研制高灵敏高特异性分子诊断试剂及检测分析仪器,提高重大、高发疾病的精准诊疗水平;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发重大疾病智能化诊疗系统和手术导航系统;以医用级可穿戴产品与移动医疗为重点,发展互联网医疗;研发失能高危老人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康复器械;进一步提升人工电子耳蜗等具有浙江特色优势的高端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研发高值可降解医用耗材。开展高端彩色三维超声系统、新一代基因测序仪和质谱仪、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发。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多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培育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汇聚整合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资源及优势,突出协同配合,加强国内外合作,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并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制造创新中心,为全行业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服务的战略支撑平台,加快形成发展的新动力,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竞争能力。
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对企业技术中心分领域指导、分类培育,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建筑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形成以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引导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整合企业内外部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开展产业集群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究,提高行业技术攻关能力和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加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的引导作用。以《建设规范》要求指导、引导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实施对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技术中心企业研发试验平台建设项目,积极推荐申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继续支持省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建设具有地方优势技术创新环境
充分发挥杭州科教人才优势和开发开放优势,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合作,以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浙江大学为核心,聚合资源、鼓励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的研发模式。引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布局一批集高科技研发、高科技制造、高科技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成为全球人才创业创新的新高地。
支持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以打造新材料创新中心、创新驱动先行区、新兴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集聚区和生态智慧新城区为目标,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支持嘉兴科技城以院地合作先行区、接轨上海示范区、科技改革试验区、高新创业引领区为目标,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支持舟山海洋科学城以打造海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区、海洋科教研发示范区、海洋科技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目标,力争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核心区。
支持温州、金华-义乌等都市区根据各自特色、科技发展特点,布局建设科技城。支持温州浙南科技城建设成为浙南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激光装备、海工装备。着力提升温州、绍兴、衢州、临江、湖州莫干山和嘉兴秀洲等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水平,支持有条件的高新区创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新区。优化省级高新园区发展层次,积极推进台州、金华和舟山等有条件的区域创建国家高新区。按照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完善区域布局的要求,引导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强县等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园区。深化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高新区争先创优激励机制和摘牌淘汰机制。
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打造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统筹规划环杭州湾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6个设区市的空间、功能和产业定位,以杭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宁波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提高嘉兴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和舟山海洋科学城等三城的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全面提升环杭州湾地区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三)完善以企业为主的协同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机制。通过孵化器孵化、高新企业派生、科技人员创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引进培育等多种途径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量质的提高,激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加速成长为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骨干作用,通过并购重组、开展委托研发和购买知识产权,加速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增强其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打造一批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国际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关联中小企业整体提升。
完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资源整合和应用,着眼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在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优选一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整合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科技资源,培育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打通制约关键技术转化的瓶颈,打通技术、设计与产品、市场的渠道,减少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近一步扩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途径。
(四)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加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和市场拓展的引导和扶持。综合运用政府采购、市场培育、需求创造、风险补助等多种措施,发挥需求引导与应用导向作用,以市场引领创新,以应用促进发展,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市场拓展力度支持。通过“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浙江制造精品”等项目评选和推介,推进我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支持企业脱产市场,支持企业赴境内外参展,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鼓励企业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信息、开拓市场,加快向网上网下市场融合创新转变。
支持产学研合作发展。发挥我省产业、科技、教育、人才的综合优势,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各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每年推进一批产学研示范项目、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展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加速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商品化。
五、保障措施
(一)深化自主创新配套政策
认真梳理国家、省有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集成国家和我省加计扣除、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节能减排、房产税减免、用地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政策措施,形成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叠加效应。加快制定创新资源、生产要素向创新性企业倾斜配置的意见。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绩效评估,加大财政投入、整合财政资金资源,提高支持效率。出台更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
(二)扩大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积极研究适应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政策,完善鼓励担保机构支持自主创新喝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补偿办法。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积极吸纳中央企业、省属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民营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共同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鼓励金融机构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科技物业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试点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和完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后补助等多样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式。
(三)强化市场导向拉动作用
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加大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采购力度,研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新技术新产品的政策。深化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试点工作,通过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以及远期采购合约等方式,带动新技术新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承接重大建设工程,以应用为导向,实施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预留、评审优惠和合同分包等方式提高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比例。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浙江省产业和产品发展的标准。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政策。研究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消费扶持政策。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四)加快创新人才供给培养
探索建立分层次、多领域的引才用才平台,凝聚和培养一批高端技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用好“浙江人才新政”政策红利,推进我省人才集群化发展。加大优秀企业家的培养力度,推动“百校千企”“千企千师”工程。鼓励入选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平台等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技术研发。把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作为项目立项、实施、考评的重要指标。完善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方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提高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及成果转化人员比例,奖励不计入单位工资总额。
(五)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按照点线面结合、省市县联动、分阶段梯次推进的建设路径,全面提升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综合能力,推动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科技的紧密融合,建立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社会治理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长效机制,构建省、市、县和行业等不同层面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区域实施专利导航试点,鼓励大型企业开展专利布局、保护产业安全、引领产业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原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等优势提升竞争力。加强技术和产业标准的研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高效、公平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探索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健全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调处机制、专利侵权案件协作办案与侵权判定机制、电商领域和展会专利执法维权等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将恶意侵权等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
(六)营造自主创新生态环境
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布局创新资源。深化我省科技条件平台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重点培育并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孵化机构,引导孵化机构提升产业培育能力。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完善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浙江落地。推进与加拿大、芬兰、捷克、葡萄牙、以色列等国的联合研究计划,加强在海洋科技、清洁技术、再生能源、智慧物流等领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创新网络拓展的新格局。面向全社会征集技术和成果需求,创新宣传方式和渠道,鼓励全社会参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