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浙江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政策 > > 内容

关于印发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3-03-04 10:26:42

浙发改规划〔20121532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

  现将《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20121231

 

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新型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保障国家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至2015年。

  一、产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产业发展基础

  1.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建成了覆盖全省的C级卫星大地控制网与精化似大地水准面;基本建成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并投入运行;全省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已实现经常化;全省陆域范围1∶1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平均三年更新一次;全省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1∶5001∶20001∶5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已实现全覆盖并动态实时更新;1∶5001∶50000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库已经建成;全省海洋测绘全面启动,相关地理信息数据成果成功发布并提供应用;数字浙江地理空间框架和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已基本建成,省级政府各部门的专题数据得到集成整合,可开发利用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已较为丰富。

  2.地理信息应用平台基本建成。我省是全国启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最早省份之一,至2010年底,已有10个设区市和1个县先后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列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或推广应用城市,其余的市、县(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有序推进。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下,完成了天地图省级节点和部分市、县级节点的建设,实现了与天地图主节点的对接和省、市、县(市)级节点之间的平滑链接,以及与天地图主节点的服务聚合和协同服务。初步建成了全省多级分布式公众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省、市、县地图网互联互通、数据在线实时共享,支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数据平台已基本建成。

  3.产业科技水平发展迅速。我省是全国率先开展三网融合综合业务探索的省份之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基础优势,截至2010年,全省实现3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普及率居全国第3位。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及安全保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技术、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等一大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已得到突破。航天航空遥感得到快速发展,已建立2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可实时接收、处理相关卫星影像数据,航天航空影像数据自动化处理难题已经破解;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机制,成立了与国家联动的省、市应急测绘保障队伍;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立体采编工具软件,大幅度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效率。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高,目前,已配备了10架无人飞机和1辆移动测量车等现代化装备。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已经具备。

  4.产业发展主体不断壮大。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地理信息企业的从业范围已从传统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图编制领域,发展到数据采集和开发应用、系统研发、信息服务、硬件制造、软件代理、教学、培训等领域,省内部分地理信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地理信息公司,地理信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公安指挥、资源管理、交通管理、地籍管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至2010年,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约500家,其中持有测绘资质的单位约455家(其中甲级26家、乙级32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达30亿元(不含产业链上、下游),我省已成为地理信息应用最广泛的省份之一。

  5.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经济较发达省份,近几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浙江民营经济起步较早,民间资本充裕而活跃。浙江民营企业家投资意识开放、创新理念超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地理信息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已引起企业的广泛关注,民营资本投资地理信息产业的意愿强烈,并已有企业纷纷涉足其间,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期,也是我省实现地理信息产业大省目标的攻坚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多于挑战。

  1.全球地理信息产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IT经济新增长点。2010年,全球车用GPS硬件市场高达219亿美元。美国GIS市场规模近年来的年增长率接近35%,纯商业化应用的年增长率高达100%。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虽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仍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随着我国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成功发射和交付使用,以及北斗卫星系统的快速组网和北斗民用化的快速推进,给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目前,已有10多家地理信息企业成功上市,有50家公司正步入上市进程。

  2.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已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到地理信息企业考察;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强化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李克强副总理专程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视察调研时指出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大产业要抢占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德清县人民政府正在共同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市场需求日趋旺盛。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地理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解决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已成为共识。此外,地理信息在车载导航、物流配送、移动目标监控、定位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欢迎,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更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地理信息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有利因素很多,但市场需求的增长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明显,存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开发利用不足,教育科研薄弱、专业人才紧缺,产业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集聚能力亟待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地理信息产品及其技术服务的消费应用仍需引导和培育等问题,已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建设的制约因素,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关于地理信息产品及其技术服务消费的引导和培育,规范对地理信息市场的管理,引导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集聚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人才建设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规范管理与广泛应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以产业集聚发展为重点、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切入点,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开发地理信息资源及技术服务产品,提高地理信息应用水平,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实力,把地理信息产业培育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出新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地理信息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目标:

  1.提高总量规模。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总量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全省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规模接近200亿元(其中: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年总产值争取超过100亿元),成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和华东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龙头省份。

  2.加强产业集聚。引进国内上市公司和培育本地上市地理信息企业3家以上,年产值过亿企业10家以上,并依托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吸引、培育一批上下游配套的中小型企业,形成涵盖装备制造、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基本建成一个面积508亩的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一期),入驻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50家以上,引进资金50亿元以上;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为重点,着力培育形成若干个产业集聚区。

  3.提升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依托产业园建设,地理信息产业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到2015年,全省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人才达到2.5万人,在地理信息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4.加快基地建设。基本建成浙江省信息化测绘创新基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东海测绘基地和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三大产业发展基地。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初具规模。

  5.完善市场体系。基本健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测绘与地理信息市场秩序良好,政府依法管理、市场需求主导、企事业单位依法自主经营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发展重点

  (一)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

  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化进程,提升卫星定位系统综合服务能力。自主研发兼容多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的软件、芯片和终端,丰富、优化并及时更新导航地图、互联网地图等电子地图产品,增强位置服务的能力。大力开发应用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相关产品,推动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与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的融合发展,促进地理信息及导航定位技术在智慧城市、物流监控、电子商务等与位置服务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航天航空遥感技术及应用

  加快建立多星数据源接收获取和大型数据处理平台,加强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南方地区航空影像获取困难的瓶颈。加紧研究高、低空数码影像和可量测地面实景影像获取系统,加快遥感影像数据和技术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开发

  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地理信息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和地理信息技术集成,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大力开发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集成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地理信息服务的各种需求。

  (四)地图地理信息文化产品

  充分发挥地图作为文化承载与特殊表现形式的重要作用和我省作为地图产品大省的优势,不断创新地图表现形式,大力开发品种丰富、功能完善、形式新颖的地图产品,提高地图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进一步繁荣我省地图市场。加强地理信息文化研究,结合地理信息丰富的文化特性与内涵,开发以地理信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积极培育地理信息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五)测绘服务业转型发展

  充分利用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海洋测绘,实现由单一陆地向陆海联动服务发展。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传统测绘服务业,提高测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实现测绘服务的转型升级。积极发挥测绘服务在空间规划、资源调查、工程项目、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促进测绘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

  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的研发,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装备。大力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升级换代,促进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和现代化。

  四、主要任务

  (一)着力引导产业集聚

  1.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加快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使之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示范基地、地理信息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的大平台。在十二五期末,基本完成园区一期(508亩)工程建设,并在产业园内建设服务园区企业、总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异地存放与分发中心、测绘与地理信息行政管理服务窗口,建设总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永久会址和测绘地理信息国际交流中心。成为集城市、科技、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每年在产业园区组织承办2次以上级别高、影响大的地理信息产业交流活动,扩大产业园的对外影响力,吸引企业更大范围的集聚发展。

  2.形成一核多区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发展已有基础和发展要求,以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为副中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地理信息关联产业发展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相对集聚区,作为省地理信息产业核心区的补充,形成覆盖全省、产业链接、配套能力强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省份和华东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3.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大集聚。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大企业、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天地图·浙江、物联网、三网融合、海洋经济发展、山区科学发展及地理国情监测等发展重点形成若干个大项目,通过优先采购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区相关企业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引导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

  (二)大力培育扶持企业发展

  1.引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引进和培育、扶持有知名品牌的地理信息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带动发展能力,形成主营收入超5亿元的地理信息企业2家,主营收入超亿元的地理信息企业10家。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的品牌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增强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引进国内外知名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在我省设立5个以上研发中心、地区总部,引进和培育3家以上上市公司。建立地理信息重点企业名录库,对列入《省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2.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引导中小企业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重点,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地理信息中小型企业,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3.努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根据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业发展要求,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改造、调整结构、提升资质等级,提高甲乙级测绘与地理信息单位数量和比重,到2015年,测绘资质持证单位在500家以上,其中甲乙级测绘单位达100家以上,占测绘资质单位20% 以上。测绘与地理信息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推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

  1.推进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完善卫星定位基础设施,研发接收处理兼容北斗和其他卫星数据的多模式软件,通过全面改造升级,使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CORS),能同时兼收GPS、北斗和其他卫星的数据,发挥一站多用功能。丰富汽车、船舶、手机、物联网等服务终端。从提供位置服务延伸到提供导航、授时、监控等多内容服务,切实将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及时更新维护浙江省导航电子地图,并统一嵌入全国导航电子地图,推进导航电子地图的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提供给全国各家导航公司使用。推广使用导航技术和导航地图,开发导航应用相关产品,形成35家在车船导航、手机导航、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导航定位及位置服务骨干企业。

  2.提高遥感数据获取和应用能力。新建1座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获取多星数据源。引进和研发以高空航摄飞机、轻型飞机或无人飞机为平台的高、低空地面数码影像获取系统,建立并行处理、高速运算的大型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中心,建设遥感影像数据及技术开发应用产业示范基地。研究云雾天气、水下地形测绘等特种传感技术,开发车载三维可量测地面实景影像获取系统,形成以卫星、航空遥感龙头企业为主体的23个遥感影像数据及技术开发应用基地,建成相对完整的卫星影像和航空遥感数据产业链,提高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处理及开发应用能力。

  3.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加快推进地理信息资源与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浙江三大平台的综合开发应用。结合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的进程,着力解决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高速、智慧安居、智慧电网、智慧城管等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中的保障服务问题,推进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管理、城市规划、山区建设、科学决策、应急保障、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理国情监测等方面的深度开发应用,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促进社会管理方式创新;通过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使相关部门与位置有关的信息得到整合,形成一个拥有海量基础数据信息的平台,实现快捷的信息共享共用,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和规划编制的基础,使平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好的服务支撑作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以天地图为平台,强化各种应用示范,推进地理信息在网络地图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中的广泛应用,拓展商业、旅游、房产、社交、娱乐等民生领域的应用空间和功能,使地理信息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4.发展海洋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完成全省现代化、高精度、陆海关联的现代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海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测绘、海岛礁精确定位、浅海区域水下地形图和潮间带地形图测绘,建成浙江省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大力促进海洋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海洋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现代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业发展等,开展船舶监控定位、港口物流导航、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滩涂利用、海洋资源勘探、海岛观光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不断提高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5.提升技术装备制造水平。支持和引导现有测绘与地理信息装备制造企业从配件制造、配套服务向整机制造、全程服务转型,从传统测绘光学仪器制造向数字型、智能型测绘仪器制造转型,从模仿加工制造向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新装备转型。积极吸引国内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与地理信息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到浙江投资发展,提升我省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水平。结合北斗卫星民用化和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新需求,积极支持和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研制多模式卫星导航定位测量终端设备、车载移动测量设备、无人飞机可量测航空摄影数码相机及其配套系统、测量型闸控激光传感系统、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系统、海洋水下地形测绘系统等新一代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培育23家拥有先进技术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

  (四)促进产业科技创新

  1.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以应用为重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以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实践基地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省信息化测绘创新基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东海测绘基地、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创新基地等23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建成新一代卫星遥感数据地面接收中心及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航空遥感重点实验室等3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地理信息的开发研究提供多方位的基础创新载体。大力推进科技信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幅提升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

  2.推进知识产权自主化。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地理信息的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形成1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采取优惠政策,引导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大研究力度,引导骨干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到2015年争取取得24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地理信息创新成果专利申请或授权量达到30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

  3.构建标准化体系。成立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委员会。加快基于新技术、新数据源的地理信息获取、处理、服务及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建设,健全地理信息产业标准体系,结合新技术推广应用,制订35个地理信息相关技术标准。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及地理信息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订工作。

  4.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科研与服务机构联合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结合自身技术创新需要,开展地理信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以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依托,建立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和航空遥感、三维城市等3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五)开发地理信息文化产品

  1.繁荣地图文化产品。调整地图及地图产品的品种结构,促进传统地图及地图产品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形成5—7家地图及地图产品龙头企业。支持地图编制、出版单位提升传统地图的设计水平,编制出版多层次、多品种、个性化,具有历史文化渊源、时代感强、特色明显、影响力大的大型地图集,以及高品质、特色化的优秀地图作品。加大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移动终端出版等新型地图的研发力度,拓展地图服务范围。鼓励地图产品生产企业,开发形式新颖、艺术美观、实用性强、技术先进的地图产品,进一步拓展地图市场。

  2.开发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品。支持企业开展地理信息文化研究,在现有地理信息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名、地址的历史文化内涵,加载形式多样的文化信息内容,形成以地理信息为核心的动漫、网游、智力、教育等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品,培养地理信息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引进和培育1家龙头地名文化创意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3.促进地理信息文化传播。开辟电视地理信息综合服务频道,建设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编纂完成《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志》,向社会宣传和传播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文化知识。

  (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1.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永久会址、测绘地理信息国际交流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地理信息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利用国际化科技合作研究项目,提升我省地理信息产业科技层次。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种传感技术、GEOSIM三维技术等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23项,并支持其产业化。

  2.加快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输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产品、技术与服务;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并购、合资、参股等投资业务,收购国际地理信息技术和品牌,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企业开展地理信息国际外包服务,以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依托,广揽国际数据加工和系统开发业务,打造23个外包服务特色品牌,形成7—10家外包重点企业。

  3.支持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承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交流和展览会,并组织企业到国外参展参会,拓展国际地理信息技术交流和合作平台。鼓励国际知名地理信息企业来我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合作,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服务中心、生产基地和地区总部。

  (七)优化发展环境

  1.构建安全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地理信息保密处理规定和技术标准,健全和完善地理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地理信息数据保密与开发应用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向地理信息及相关企业开放地理信息资源。加强涉密地理信息的保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手机地图、导航地图以及地理信息数据加工与分发应用过程的监督管理。

  2.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地理信息市场的统一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无证测绘、超资质范围测绘、未经地图审核擅自公开出版、展示、登载、引进地图,非法采集和提供地理信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地图侵权盗版、擅自传播和使用未经许可的地理信息以及侵犯地理信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外合作项目执行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外国的组织或个人非法获取地理信息的行为。

  3.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统筹协调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分工、持续更新和共享服务。完成县级以上数字城市天地图·浙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发地理信息服务标准接口,与拥有商业性地理信息资源的企业开展共建共享合作。搭建纵向连接国家、省、市、县,横向连通长三角区域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数据交换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快建立由省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指导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制定实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市、县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机构,加强统一监管能力,提高政府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保障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地理信息咨询服务、科技交流、成果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共同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二)健全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全省地理信息资源获取、处理、应用、出版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相关配套规章制度,构建适应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测绘与地理信息资质管理制度,建立适当宽松的地理信息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地理信息工程质量监理、质量检验等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基础地理信息使用许可制度,保护商业性地理信息所有人的各种权利。加快建立全面反映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信息统计和发布工作。制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记录、等级评价、公布和使用等机制。对地理信息及相关企业开发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实行政府首购与订购政策。

  (三)强化基础保障

  加快地理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理信息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地理信息数据在线传输网络,完善省、市、县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交换网络体系,提高地理信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构筑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相互融合的骨干传输网。加快更新、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导航电子地图和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图等地理信息数据库,逐步丰富多尺度、高精度、多时相、全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开发便捷、适用和多样化的地理信息系列产品,整合二维、三维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地理信息品种。加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天地图·浙江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相关数据,为政府和公众开发应用地理信息提供基础保障。

  (四)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建立政府资金参与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运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主体投入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加快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完善风险资本与优质企业、项目的对接平台,积极帮助拟上市企业做好上市融资工作。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地理信息企业,特别是中小地理信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地理信息骨干企业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扶持中小微地理信息企业发展。

  (五)强化人才支撑

  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18个以上大学生实习基地,形成年接纳600名大学生实习的能力。支持本省高校应对地理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整相应专业学科设置,加大地理信息专业本、硕、博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等高校在我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培训基地的作用,为产业单位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支持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和领衔承担国家或我省测绘与地理信息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同时,造就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支持地理信息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国家注册测绘师考试,改善地理信息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测绘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地理信息企业组织开办培训机构,大力培养符合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上一篇:关于印发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2013年度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课题招标工作的通知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